New Journal: 「巨鷹贈予」與「救恩任務」

 

設計作品

發表文章
照明著作
照明課程

城市夜遊

 

現代詩作

攝影與詩

閱讀系列

閱讀摘記

閱讀周記

閱讀札記

做夢者班

新的札記


電子信箱

訪客留言

光理公司

回到首頁


  2008/03/05 07:56AM

 

2008/03/05 Wed., sunny, indoor 20.0°C  「巨鷹贈予」與「救恩任務」

 

來摘段唐望口中的巨鷹是啥「碗糕」(台語,報載「碗糕」沒有貶損的意思,我一直以為有說):

主宰一切生物的力量成為巨鷹。不是因為它是一隻老鷹,或它與老鷹有任何關係,而是因為在看見者眼中,它像是一隻龐大無比的漆黑老鷹,直達天際無限。

當看見者凝視那巨鷹的漆黑時,四道光芒(藏密說五色光)顯露了巨鷹的形象。……

巨鷹在吞噬所有生物的意識;一切曾經活過,而現在死亡的生物意識,都漂浮到巨鷹的喙邊,像無窮的螢火蟲(明點),去見它們的造物主,也就是它們生命的意義所在(法界體性,法性)……

巨鷹,主宰一切生物命運的力量,同時而平等地反映著一切生物。因此人類是不可能向他祈禱,求福,希望聖寵。……

……巨鷹雖然不會被任何生物的情況所左右(離戲),但它允許要給每個生物一項贈予。任何生物,以自己的方式與權利,只要願意,都可以擁有保持意識火焰(本覺)的力量。所有生物都被允許了這種力量,只要願意,去尋找自由的開口穿過去。……(《老鷹的贈予p. 205

上段巨鷹描述,真的感覺跟法界相似,像下面這段,無畏洲尊者敘述大圓滿口訣部(最高部)較其餘次部及其他諸乘次第更為殊勝時云:

大圓滿光明金剛心隨,……於此部,所有皆於心相續中一切時平等……於本覺究竟法性,即真如中,一切名言與戲論,例如自他之空性等皆無立足處,且法爾消融而隱沒無跡。「所顯」於本覺中,無有中斷,然本覺與之並不相混。(《九乘次第論集p. 163

這段雖不是跟唐望描述講同件事,但描述的 main idea 是相同的,這也是我對唐望理論換算成藏密繁雜術語可以起一點白話聯想作用。今天報紙說大陸學者建議五十年內廢簡體字,中共官方表示中國歷代文字自甲古文起,朝簡化發展是一定的趨勢,我們是否也可以希望藏密傳承的持有者,應致力於論述的簡易白話化。首當其衝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統一簡化為「般若智慧」,我知道那不是一般人的智慧是聖者的智慧,所以用般若智慧嘛。昨天又發現一個同義詞,等持=三摩地,真是太難聯想了!

 

回頭講奇蹟課程六十五課,基督教也一樣,拯救拯救、救贖救贖,救世主,換點現代語彙吧,救度也是一樣。

第六十五課

我唯一的任務即是上主所賜之任務

啊,巨鷹的贈予!什麼任務呢?「救恩大業」,好吧,名詞遜了點,禮物是什麼?「這可以由兩方來講:一是體認出你的任務就是得救,二是放棄你自己所發明的其餘目標。」(《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07)講到這裡大家都達到共識了,基督教說要得救,佛教說要得度,巫士說得到自由。《心經》藏譯本的經題是「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達賴喇嘛談心經p. 71),到彼岸,智慧到彼岸,當然就解脫自由得度得救了。

 

今天重看到一個重點:「薄伽梵已經完全超越四種魔(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和欲魔)」,超越死魔這部分,對巫士來講,「對能看見開口的看見者,以及穿過(自由)開口的生物而言,巨鷹這項贈予的用意十分明顯,它是為了要永遠保持意識。」(《老鷹的贈予p. 205))「看見自由開口並穿過去、永遠持意識的人」——薄伽梵,當然就超越死魔了。《九乘次第論集》裡提到不講對治而講超越,是因為對治與取捨之物本非實存;死亡本非實存,所以講超越死魔。(暫時找不到出處)這樣努力整合各方的意見,就好像「一中各表」一樣,共識相同就好了。

 


2008/03/06 Thur., sunny, indoor 21.1°C  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二諦乃同一世間    

 

昨天的薄伽梵說了一半:

薄伽梵已經完全超越四種魔,不受其影響及限制,證得諸法實相。我們說超越四魔,而不說有所得,是因為智慧能夠了解。一旦超越四魔,智慧便能朗然全現、全體大用,這就是一切智智。事實上,佛一切智智的主要特質為:對一件事能同時通達世俗和勝義二諦。然而,尚未完全開悟的眾生也會瞥見勝義、世俗二諦,但是他們無法雙照。(《達賴喇嘛談心經p. 74

世俗諦與勝義諦雖然我們討論不下十幾次了,但還是停留在兩樣對立物上。看了五十一頁的剛到手的新書《當光亮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本來不想買的,因為年假才讀完《超越的智慧:達賴喇嘛開示入菩薩行智慧品》,但後者是 1979 年在瑞士、前者是 1993 年在法國的開示,便決定訂書。現在發現這本比前本更棒。

 

關於二諦,真是一本比一本說得清楚。達賴喇嘛引述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的說明:「勝義並非理智(認知)所能觸及的範疇,因為理智(認知)是以世俗諦為基礎。」(《當光亮照破黑暗p. 40)區分這兩諦有三派意見,前兩派不講了,「第三類學者則以『認知的對境』為基礎,將它區分為兩個面向,亦即世俗諦與勝義諦。」寂天當然是屬於第三派意見,認為「認知的對境是作為區分二諦的基礎」(p. 41)。這裡終於看到屬於寧瑪派大圓滿上師巴楚仁波切弟子彌亞袞綏提出,「我們是基於一個相同世間兩種不同觀點來瞭解二諦」。

 

這本達賴喇嘛開示入菩薩行論智慧品,使用的便是格魯派的彌亞袞綏與寧瑪派的滾悲堪布的註釋,而兩人都是寧瑪派著名的大圓滿上師巴楚仁波切的弟子。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二諦以兩種不同的觀點來定義:一個是從我們日常經驗的觀點,另一個從真正洞悉實相究竟本質的觀點」(p. 41)。因此:

世俗諦:現象表象顯現

勝義諦:本質實相

依「認知(理智)對境」來區別二諦,有兩位大師的看法值得比較一下,一位是寧瑪派的米龐(米滂、米胖),一位是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

(米龐)他不認為勝義諦是理智的對境。根據米龐的說法,凡是理智的對境,必然是相對及世俗的對境。(p. 42

 

(宗喀巴)依他的看法,勝義諦不是一個二元理智的對境,二元理智所認知的對境是二元對立和世俗的。相反地,勝義諦是一個二元戲論與分別完全消失的現量(瑜伽現量)覺知或現量經驗的一個對境。(p. 43

 

(寂天)究竟實相的面貌(勝義諦)是二元對立與戲論完全消失的直接認知(瑜伽現量)的一個對境。(《當光亮照破黑暗p. 43

我對這個直接認知有意見,問題出在「認知」這個字眼必然涉及理智運作,或者是翻譯的問題,不如使用宗喀巴說的「覺知」比較恰當,因為唐望巫士在講到抽象一再提到要放棄理性思維,而強調「意識」/「完全意識」,但魯宓翻的也不好,「意」識在佛法裡是第六識,唐望談的不是 consciousness 而是 awareness,當然是「覺知」/「完全覺知」。米龐說:「雖然『僅僅否定現象的自性存在』是理智的對境,但是理智依然無法觸及『表象與實相兩者結合的空性』。」(《當光亮照破黑暗p. 41

 

「表象與實相兩者結合」,符應了宗喀巴所說「二諦在世俗層面雖有不同的性質,但體性卻是相同的」(《當光亮照破黑暗p. 45),因為「這兩個諦都跟同一世間有關」(p. 46)。我不太瞭解「一個世間」是什麼意思?是一個六道輪迴?還是一個六道輪迴加一個涅槃?那「出世間」又是什麼諦?若照後頁講到「法」(客體)指的是世間、事物與事件,「人」(主體)指有情,或者我暫且將一個世間指涉為可以討論佛法的唯一人道,就是我們這些人存在的主客體這個玩意——人世場域。也就是說人世場域裡的「沒有任何事物存在於不是二諦的實相範疇中」(p. 44),所以勝義諦並非一個另外的什麼奇怪地方—譬如「母體」或是「旗艦店」,也是在這裡:世俗諦在哪裡、勝義諦就在哪裡。塞,我還以為勝義諦是消失一切的超越時空(科幻片看多了),原來哪都沒去。

 

因為這裡講「色法沒有任何獨立自性,即自性空這個特性就是它的勝義諦」,「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要在《心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由」(《當光亮照破黑暗p. 47),所以繞了一大圈又回到(秋竹仁波切)「世俗相外,勝義無有」,原來勝義諦說的是空性,並非什麼地方。

 

奇蹟課程六十六課: 

第六十六課

我的幸福與我的任務是同一回事

「最近的課程一直在強調完成你的任務與獲得幸福之間的關係。它們之間不只是有關聯,根本就是同一回事。」(《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09)練習句:

我的幸福與我的任務是一體的兩面,因為上主將它們一併賜給了我。(《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10


 2008/03/15 04:36PM

 

2008/03/08 Sat., sunny, indoor 21.3°C  空性綁大悲

 

三月八號婦女節,今天應該補假一天。剛收 H 的信:

雖然沒有報名,共修註一期間,我念了金剛薩埵心咒一萬零五百遍,應該是更多,由於沒有用計數器,只要不確定數了多少就重念。吃素期間其中有兩餐還是開了葷,都是在我媽家。我媽很努力的做菜,我已經避掉三餐,吃完再回家,可是這兩餐避不掉。也不忍在這時候跟他說我吃素是為了共修,他可能會崩潰。

這週有三天晚上都是忙到凌晨一點到兩點才持咒,雖然很累,但想到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似乎精神就來了,持咒完,認真地迴向給所友有情眾生,還會把正在受苦的親友掃過一遍。另持咒完,做靈氣兩手都熱得不得了。

我以為報名了,其實後來收到主辦單位的說明:「共修期間最好吃素!如實在無法吃素的時候,可以吃肉,儘量少吃!如能吃素,修法功德更大些!」。睡前略翻唐望書,看到專注才是重點。

 

因為看了詹杜固仁波切的開示影片,他很討厭回答人問什麼拜幾次之類的枝微末節問題,基本上我也認為,儀軌不是戒律,有瑕疵頂多是稍不圓滿而已,初學者如何要求完美無缺?法會發的儀軌都會打錯字,吃素這種小事就不必過於執著,因小失大有點不智。因為我們參與共修是要快速累積福慧資糧(好像去參加自助會、打會),不是在救度眾生,金剛乘行者跟大乘行者不同處在於,金剛乘行者先要達到自利,或自利利他一起,不像大乘泥菩薩過江,自己不先求自力自強。我跟她說:「吶,下次不要這麼拘泥細節,我們又不是佛教徒。」

 

老鷹的贈予》有關訓練做夢注意力的部分,拉葛達提到唐望說「凝視樹葉和岩石」這類「不做」的事都可以幫助做夢p. 166)。藏密修習寂止初期也有利用石子和木棍作為所緣境的。但我還無暇修寂止,因為還在解決二諦的定義,還有空性跟大悲幹嘛綁在一起。二諦目前清楚了,睡時我想天界有沒有二諦啊?地獄有沒有二諦?我想是有的,只要有顯現的地方,顯現的本質即空性,勝義諦就是空性,世俗諦就是顯現。那蓮師淨土銅色山有沒有二諦啊?不過好像那已經不屬於「這個世間」的事,就跟賽斯說每個實相有其各自的「規矩」(唐望用語),佛國淨土屬於「出世間」,當然跟「這個世間」的二諦無關,我們不用學「出世間的諦」吧?!

 

關於「空性跟大悲幹嘛綁在一起」,這本《當光亮照破黑暗》也出現的可讓人了解的說法,達賴喇嘛說:

最後一個階段要透過了解空性,即實相的究竟本質的洞見,並與大悲心兩者結合才能達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瞭解空性的智慧必須要有成就的善巧方便加以輔助,包括為利益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大悲心與悅意慈等要素。唯有把瞭解空性的智慧輔以這些善巧方便的要素,才真的能夠開發足以去除由愚昧心理與情緒狀態所造成的一切習氣與習性的力量。然後這將使我們通往最終狀帶的覺悟:佛地。(《當光亮照破黑暗pp. 34-35

所以跟我當初暫定的解釋相當,大悲心不過是一種方法或技巧,唐望巫士不用大悲改用達到「無憐憫之處」也是可行的。但後面寧瑪派的袞悲堪布引用龍樹的典籍說「在一個人的心中瞭解空性與生起大悲心是同時的」——「當一位修行者在他心中開發這個空性時,那關心他人福祉的利他想法無疑地將會增長」(《當光亮照破黑暗p.51)。對於此觀點,我在書上畫了一個斗大的問號。

 

瞧,H 後悔了:「看來我還是太保守了,想說萬一破戒吃葷大概就會破壞共修,真可惜。就當賽前練習沒積分好了,雖沒累積到福慧資糧,但是有發心有唸咒總是有收穫吧。」基本上我的概念都算是對的。你若想飛(巫士做夢),一定要練習專注,卡氏與拉葛達討論做夢的觀念與步驟,唐望曾對於某些核心主題給予特別的強調:

首先是行動本身。開始時似乎要達到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把睡夢中殘留的意識集中於夢境的事物元素上。(這裡指夢中狀態。)

這種殘留的意識被唐望稱為第二注意力,是藉著一些不做的練習來加以使用或馴服(說「調伏」比較好)。我們認為做夢的主要助力,是一種內心寂靜的狀態,唐望稱為「停頓內在對話」或「自我對話的不做」。為了教導我掌握這個觀念,他時常要我走上好幾哩路,目光不聚焦地集中於地平線上,強調出視覺的周邊視線。他的方法有兩種效果。經過好幾年的嘗試後,它幫助我停頓了我的內在對話,而且它能訓練我的注意力。藉由強迫我去注意周邊的視線,唐望使我能長時間地專注於單一的行動中。

後來,當我能用好幾小時來處理瑣事也不會分心(這是我以前從來無法做到的)成功地控制我的注意力後,他告訴我,進入做夢的最佳方法是,集中注意力於腹部上方接近胸骨的頂端。她說做夢所需的注意力是源自那區域。(《老鷹的贈予pp. 164-165

周邊視覺我們上照明課講視覺時提過桿狀細胞,當然是將注意力擺在兩側的部分,盡量不用錐狀細胞特別是焦點視覺來觀看。這些一再重溫的技巧,久久再複習提醒一下也是不錯,無論巫士技巧或佛法技巧都僅是幾項重點而已,理論或者深奧難懂,技巧多半只需要反覆練習。

 


2008/03/08 Sat., sunny, indoor 21.4°C  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根本無明」是輪迴根本原因  

 

奇蹟課程六十七課:(我蠻懷疑他寫得完 365 課嗎?)

第六十七課

愛把我創造得猶如它自身一樣

See! 是啦、是啦,我是世界之光,「上主任命你為人間的救主」,馬上就跳到救主級了喔?都沒有一到十地的救主,像菩薩位階一樣?傳統基督教義裡救主只有一位主耶穌,奇蹟課程裡每個人都是救主,佛法如來藏也說究竟義上每人都已成佛。相關的念頭加強句(洗腦句)包括:

神聖本質已把我創造成神聖的。

仁慈本質已把我創造成仁慈的。

救援本質已把我創造成利益眾生的。

圓滿本質已把我創造成圓滿的。(《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11

明天大學同學會是蠻無聊的,不過秋竹仁波切說要離戲,也就是無所謂境況,他都能跟人喝紅酒、閒,我去活動一下也沒什麼啦,眾生總不能都投我所好。達賴喇嘛在《當光亮照破黑暗》中講到「在(佛陀)二轉法輪、主要是在《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佛陀解釋心的本質是清淨的。從這個觀點來說,我們各種惱人的情緒與思想都是外來的,也就是說,這些並非構成心的本質的一部分,因此是可以去除的」(pp. 27-28)。純粹就語法(wording)而言,上句聽起來有沒有帶有唐望所稱「外來心智」的味道?這個可以去除的身心狀態,即身相當於色,心包括受、想、行、識,即五蘊,五蘊、六界、十八處組合成這個世間。就好像電腦用久了當機,要利用開機片回復到出廠狀態一樣。這個出廠狀態或初始狀態,「在般若波羅蜜多系列經典中特別強調,經中把『心的基本性質』說為『具有清淨光明的特質』」(p. 32);電腦產生錯誤,就好比佛法說的無明,達賴喇嘛說:

在佛教思想家中,絕大多數均認為這個無明不只是一個無知的狀態,更確切地說,是一種主動誤解狀態,意思是對於不瞭解的內容卻自認為我們瞭解。是以一種扭曲的方式來瞭解實相,也就是我們經驗到的世間事物與事件,彷彿每一個均有某種獨立、自性的存在。

「根本無明」是表示輪迴的根本原因。我們指的是一種對於實相本質的誤解,因此去除這個無明的方法,理應是產生洞悉實相本質、看穿無明虛構之假象的智慧。只有經驗到「這種扭曲心態所虛構的觀點是毫無根據的」,才能夠獲得這樣一個洞見。僅僅祈禱:「願我擺脫這個根本無明!」是不會帶領我們到達想要的目標的。我們需要開發洞見。

唯有產生這個洞見,並且洞察實相的本質,才能斷除這個根本的錯誤認知。(《當光亮照破黑暗p. 31

可能前期奇蹟課程還在於祈禱或者說是這裡所列三階段的第一階段。勝提婆在《中觀四百論》中提出一個朝向覺悟之道的特定程序:第一階段,避免出現負面行為與惱人心態;第二階段,「產生看穿無我或空性本質的洞見」;第三階段,斷除一切扭曲見解,「甚至連最微細的所知障也要加以克服」(《當光亮照破黑暗p. 33)。所以你瞧所知障是很難搞的,所以才要「空性綁大悲」以求殲滅所知障。《四百論》第八品第五頌是這麼說的:「首先斷除非福業,其次斷除執著我,後除諸見斷彼等,凡知此者為智者。」(p. 33

 

奇蹟課程看到第六十七課,已經五分之一過去了,除了心裡喊話好像沒有什麼對治,我們先偷偷看一下最後一課:「第三百六十一課至三百六十五課,我願獻給祢這神聖的一刻,為我作主吧!我願追隨祢,堅信祢的指引會帶給我平安。」(《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481)塞,怪不得詹杜固仁波切說基督教 Peace 一言以蔽之,這樣的最後一課還真蠻令人失望的。不過我最好不要批評全知、一切智智、超越四魔的「薄伽梵」 J 兄,這裡達賴喇嘛也提到「在第三或最後階段,不僅必須克服煩惱與負面的心態,甚至連這些愚昧心態所造成的習氣與習性也必須克服」,「克服煩惱與負面心態」的確就是 peace——平安,一直要到最後階段。

 

諸如大悲是方便方法,對於各式煩惱,各有對治方法,達賴喇嘛舉例,「觀修慈心對治瞋恨、觀修身體不淨來對治貪欲」,「這種種技巧能夠降低帶有煩惱的動機與想法」(《當光亮照破黑暗p. 50),但也強調上述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只有現觀空性才能治本」。他再次強調,「若不開發對於二諦的完全瞭解,我們對於實相的真正本質將無法得到深刻的洞悉。」產生空性正見(洞見)有些連帶效應,如提升悲心、慈心、安忍,減少發怒、瞋恨、嫉妒及強烈貪著,「透過產生真正看清空性的洞見,將能夠斬斷所有迷惑狀態的根本,……最終消除負面與煩惱的情緒與想法。這是我們開發出深刻瞭解二諦的主要利益之一」(p. 51)。

 


2008/03/09 Sun., cloudy, indoor 19.9°C   詐騙沒有怨尤

 

其實開大學同學會還蠻 easy 的,同學他們起哄說我怎不帶新書心靈探索周記來發表,我指 Julia:「她買啦,」叫她回答,「說,妳看得懂嗎?」「看不懂。」「是嘛,你們看不懂啦。」

 

我們講起被詐騙經驗,我被騙過,所以這件事以後辦公室接電話要轉給我之前一律過濾、核對身份、出問題考你等等之類的。當年 E 電話轉給我說我的朋友,我一聽是 June,一副生病的樣子,June 嫁到德國,我們聊了好久才說到她想換車需要錢,要我匯給她,本來我還要她 mail 帳號給我,她回說她 hotmail 壞了,一切都很合情合理,我就匯給她了。當然不是 June 啦。這個經驗救了Julia,所以換 Julia 說,一次也是接到高中最好的朋友電話,也是需要錢,最後在談付錢方式時,Julia 想拿給她順便見面聊聊她不肯,引起 Julia 警覺,想到我的經驗,便問她:「妳的生日幾月幾號?」厲害吧?所以下次「同學」打來就考哪年畢業的,朋友問生日,情人呢就問:「請問你知道我的胎記長在哪裡?」聰不聰明?阿仙更神,歹徒打他手機說有人要斷他手腳要他花錢擺平,並給他時間籌錢百萬,半小時後歹徒打來問籌了多少,「4,000。」阿仙說,「幹!」歹徒說要跟老大商量一下,後來決定通融,便指示阿仙到 ATM 轉帳。阿仙到後(其實沒啦),歹徒要指示進入操作流程,阿仙說:「我忘了告訴你,我銀行帳戶只有 100 塊。」哈哈哈,好好笑!有些凡人朋友還蠻不錯的。

 

奇蹟課程六十八課:

六十八課

愛內沒有怨尤

這裡也講到自性,「只要你與你的自性一決裂,那依舊意識到自己肖似造物主的自性就好似昏睡過去了。」(《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13)不過這個自性不是佛法的自性,而是「記得自己是誰」、「使自己肖似於造物主」;而違背「自性」,「就表示你已把自己視為一具身體」。除了不忘卻自己是誰,還須「下定決心把所有人視為朋友」(p, 113),接下來有點類似佛法自他觀想,「試著觀想自己與一切人、一切事和諧共處」(p. 114)。練習句:

愛內沒有怨尤。只要我能放下所有的怨尤,我就會覺醒於我的自性,並在祂內醒悟過來。(p. 114


2008/03/10 Mon., raining, indoor 20.5°C  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幾登巴」與「嫩糾巴」  

 

奇蹟課程第六十八課:

第六十九課

我的怨尤遮蔽了我內在的世界之光

世界之光在內在?那不就成了內在的火焰——聚合點外圍的一圈意識之光了嗎?不僅如此,還跟大圓滿講烏雲蔽日、拿開染污如來藏顯現相同,這裡說到:「烏雲似乎成了唯一的現實。它們好似是你所能看見的一切。然而,唯有穿越一途才可能使真正相信它們原來毫無實質可言。」(《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15

身為一位個別的禪修者,假如妳有一個感覺:你對空性的瞭解雖然加深了,但是在對其他有情的悲心方面並沒有對應的增長,那麼這大概暗示了你對空性的瞭解並非真的深刻或名副其實。像我經常說的,光是觀修空性並非值得誇耀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以一個結合道德及悲憫心的方式和別人互動,這點也很重要。因此,假如你對空性的瞭解,對於朝向這個目標來說完全沒有任何正面的貢獻,這樣的空性完全沒有任何價值。無法導致更大悲心的空性瞭解,有什麼值得推崇的?(《當光亮照破黑暗p. 52

跟學一位上師修習佛法,也不像大學研究所,我教了學費你就得教,按規定我修我的學分、你打你的分數,若規定要我每週 make an appointment 報告進度也行,沒有規定的確讓人無所適從。如何修學呢?弟子還是最在乎老師能給什麼?給多還是給少、給快還是給慢,一年半載都不教,然後要大家盡圍在左右,我可沒有那麼多西藏時間。

答:因為現在末法時代,大家的福報越來越少,而藏密能迅速的積累福報,同時現在到了藏密的廣泛弘揚時期了,所以各種人都來修學密法了。藏密的傳播可分為外傳(普遍廣傳)、內傳(灌頂傳承)、密傳(口耳相傳)。是不是大鍋飯指導,和你自身的見地和修行境界有關。為什麼佛陀說法時在場的人有的當下證悟了,有的沒有當下證悟呢?是佛陀偏心嗎?不要太耽於表像的境界。

建議首先,多與師接觸,加深互相瞭解;其次,對周圍師兄們的言行不計較,任何時候管好自己的身口意;第三,任何時候以優化自己的身心狀態為主要目標。先做到懂一句就力求做到一句!受益方式不要自己局限於聽課、看書,否則那就和去學校讀書沒兩樣了。永遠不要避自己的弱項。只有「哪跌倒、哪裡爬起」,才是直指人心、最快捷減省的。

還記得我有則抽象夢寫「你會成為一位很『登』的作者」?夢中可以知道確切的字我說過了,是「登」。這裡剛好有關於「登」的解釋。寂天菩薩解釋和二諦有關可分為兩種人:觀修者和一般人。你以為我要寫觀修者對不對?錯,「一般人」藏語叫「幾登巴」,「幾」指短暫事物、「登」指基礎或根本、「巴」指人,綜合來講就是「一個短暫的生物」(《當光亮照破黑暗p. 54)。「很『登』的作者」按藏語解釋:「很『基礎』的作者」或「很『根本』的作者」,所以看起來是有貶意。觀修者——「嫩糾巴」——指「具有高層次視野的人」。因此根本偈寫道:「有兩類人必須分辨:觀修者和一般人;觀修者的見解取代平凡人的見解。而在觀修者的等級當中,洞察力的程度高者駁斥低者。」(p. 53)所以雖然我很「登」,也算是初階「觀修者」,駁斥「一般人」讀者的「邪見」(wrong view)還是可以的。

我們不應該有一個觀念,認為佛果位是對其他有情完全漠不關心、缺乏感受、情感和同理心的一種狀態。假如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成佛的狀態完全沒有什麼好讚揚的。觀修空性不是某種逃避現實、拒絕去處理世俗和相對世間的多樣化與複雜性,它的目標是為了要以正確及有意義的方式和現象世界相聯繫。

以上是對二諦的本質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作的簡短總結。(《當光亮照破黑暗p. 53


2008/03/11 Tue., sunny, outdoor 21.8°C  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尊敬如幻的佛陀可以累積如幻的功德  

 

奇蹟課程第七十課:

第七十課

我的救恩來自於我自己

師姊說要常來找師這樣才能相應,這樣的邏輯似乎暗指,弟子要為上師的佛行事業貢獻心力,意思是為了更能體察上意,要常來串門子、培養感情,如此才能與老闆心意相應。很奇怪噢,上師已經成佛了,是弟子要努力成佛,上師不來幫弟子,反而要弟子去幫上師,那弟子「為利眾生願成佛」這件事怎麼辦呢?也沒講到互惠條款,搞不清楚動機心在助師還是自助?協助師佛行事業,那跟證嚴法師徒眾的慈濟功德會有何不同?

答:上師父是為了眾生的證悟解脫而來這世上、來台的,而不是為了別的。建議做好內觀、相應、實踐大願(包括發願盡力協助上師的法利生事業),早日成為與師無別甚至超佛越祖的弟子。

如何怎增進理解呢?文字固然重要,但是再高明的文字也不足以表達超出語言文字的境界,否則當年聽過佛陀講課的眾生現在應該都成佛了才對。心中的祈禱、內觀,這是聞、思、辯替代不了的。積極地堅持淨障、積資,真的不會有一點點白費的功夫!

懂一句就力求做到一句,比還沒做到卻力求都懂,更重要、更現實!離開實檢,不可能真的懂!見、修、行只有彼此一致、結合緊密,才能迅速進步、不兜圈子、不滯留!

其實,師學漢語是遷就我們,這已經非常不易了。以往辟盧紮那、熱羅、馬爾巴、玄奘、能海他們為了求法,都去學師父慣用的語言,歷盡千辛萬苦才學到的。現在你們有幾個為了徹底瞭解佛法真諦、為了幫助師父弘法順利而發心學通藏語的?大家在用自己的長項要求師父的弱項,要師父向弟子靠攏。師父不是為了當中文通來的。

我的救恩來自我自己,所以不需要上師?不是這樣說,秋竹仁波切開示說過外在上師跟內心勝義上師無二無別的時候,那就是沒有一個所求跟能求的,那就成佛了,因此外在上師的功用也可以說是用來引發內在勝義上師的。「你無法看出罪咎與救恩都在你自己的心內,不在其他任何地方。你若明白,所有的罪咎與救恩根本都是你自心的發明,你就不難明白罪咎與救恩必然同出一源。了解了這一點,你就已經得救了。」(《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p. 117)光了解這點就得救、得度了,得度是到彼岸,到彼岸是獲得般若智慧解脫涅槃,光這一句就搞定了?那真要好好研究研究。

一切經無不攝集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中,故亦是經之母。此中薄伽梵者,謂摧伏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子魔等四魔,皆由此般若波羅蜜多義,令魔不能得便,一切魔悉無依處故;圓滿具足六種殊勝功德(自在圓滿、相好圓滿、祥瑞圓滿、聲名圓滿、智慧圓滿、精進圓滿),智慧一切功德,亦皆從般若波羅蜜多加持力而生;不住涅槃,亦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義破除一切心意識分別,永離一切習氣故,名為薄伽梵。(〔迦濕彌羅〕姿納彌紮論師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這裡還說到「般若者是說由聞思修三種般若,如實了知真實性,故名般若。波羅蜜多者謂由般若不見所有法故,無相、超過二邊及超出生死故,即名波羅蜜多。」就勝義諦而言,事物與事件既沒有「無常」也無實性,於是「實在論者」便問:「佛陀不過是虛幻的,如何產生功德?」中觀宗回應:

就像實在論者相信尊敬一位自性實有的佛陀可以累積自性實有的功德一樣,同樣地,在我們的體系中,尊敬一位如幻的佛陀可以累積如幻的功德。這並無矛盾之處,因此我們駁斥自性存在,並沒有否定累積功德的可能性。(《當光亮照破黑暗p. 73

達賴喇嘛說:「即使幻相的形成,也是依賴因和緣。假如因和緣沒有聚集在一起,即使像幻相這樣的東西也將不會產生。」意思是說幻相的顯現仍然依因緣法則運行,「一旦因和緣聚集,幻相這個結果就會產生」(《當光亮照破黑暗p. 74)。不要說醒時現實了,夢中現實也一樣適用,因緣聚集才會產生夢的結果,還不是想夢到就可以夢到,寂天詩偈說:「從來沒有單一原因能夠產生一切事物的這種情況。」(p. 75

 


註一: 參加由佛學院或寺廟舉辦的咒語共修,數量靠自己發願,就像參加互助會,是速成,所有報名者於某段期間持誦咒數總和就算你的了。例如報名總數超過 6000 億,也就是說,每一位參加此共修的人只要按時、如法完成自己發願持誦的數量,都能獲得超過持誦 6000 億遍該咒的功德


Copyright © 石曉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