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前意識的滿足,底層意識的回應,目睹擁抱一切」

 

設計作品

發表文章
照明著作
照明課程

城市夜遊

 

現代詩作

攝影與詩

閱讀摘記

閱讀周記

閱讀札記


電子信箱

訪客留言

光理公司

回到首頁


2006/01/05 Thur., cloudy/raining, indoor 18.8°C

 

我明白也明瞭能量運作的法則、終極實相的描述,空性的觀念、愛的真義。但這些對我的現下並沒有太多的助益,此時若有人跟我重申「愛能移山」,我會回說「你懂什麼!」

 

昨晚睡前隨便翻看肯恩•威爾伯的《一味》,他說「『迴避式的靈修之道』,也就是想像自己一旦發現了神或更高的自我以後(留言版那位仁兄稱「無我」) 「生活裡的大小瑣事都能奇蹟似地獲得照顧。」「事業、工作、關係、家庭、金錢、飲食與性這些日常事務上的惡習就會全部自動止息。但是你會發現情況並非你所想像的那樣。學生一旦清楚地瞥見這本自具足永遠存在的覺知,某些不幸的事可能會發生。一方面他們似乎解脫了身心較低層次的束縛,一方面這些較低層次的身心並沒有停止自己的需要或問題。你可以一面處於一味,一面婚姻失敗、失業或仍然是個渾球。」pp. 218-219. 肯恩說的多好!沒錯,我照樣會罵三字經,這跟我「獲致某些道理的開悟」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早期寫的小學版《事事本無礙》就不那麼好了,(隨便摘摘) 他說「當我們認出過去的記憶,其實是屬於現在的經驗,現在之前原來是空無一物。同樣的,未來的期待也屬於現在的經驗,於是壓在我們左右前後的重擔頓時消失。現在突破了重圍,向所有的時間伸展,『無常的現在』變成了『永恆的現在』。這種永恆的現在,因記憶中的過去以及期待中的未來不再對立,一併包容在現在之內。」pp. 88-89. 照這樣說起來,我不如即刻永恆地消融於「永恆的現在」之中,反正我們絕對經驗不到生的開端,也絕對經驗不到死的終點,生無異死、死無異生,這樣聽起來有沒有像肯恩說是最著名的不二論「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肯恩「認為整合途徑的最後障礙就是『新時代』風潮。他們混淆了自我及自性,將前成規期的夢想成真誤解為後成規期的智慧。」(像那位仁兄寫的:我的體會是如果能做到「無我」與「用愛來行動」就足以轉動世界。) 「我希望他們能夠一切安好,我也希望他們的夢想快點成真,這樣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不滿足的。」《一味》p. 221.

 

我的確是瞥見過「無限」,但還要怎樣「無我」——二十四小時維持無我?我沒有用愛來行動嗎?世界有因此而轉動嗎?別說山了,大石頭有移開嗎?肯恩說他「還是要聲明一次,一味或自然無念學派並沒有錯,他們接通了你所能想像的最高境界,但是他們必須理解較低階段和較低層次的問題仍須處理 (包括心理治療、食療、關係的互動、謀生等等),這樣才能踏上整合的方向」pp. 220-221.。

 

 

  2006/01/09 07:35AM

 

2006/01/22 Sun., raining, indoor 18.3°C

 

我的電子郵件信箱經常掛零,久久連一封轉寄郵件都沒有,而我仍然持續週一寄 Photo and Poem 超過一打 (肯恩用語) 的人、週五寄 le galant's Music 給僅存的八位訂戶。「新時代」(New Age) 說:想得到什麼就給出什麼;愛會越給越豐盈,多到滿出來。我寄了上千封郵件給我那些收件者呢?「新時代」的「肯定句」(affirmation) 理論,大概適合的是肯恩所說「信仰」階段的人──「信仰屬於心智的次元,因為它涉及的是意象、象徵以及概念」《一味》p. 497,當然我也經歷過這樣的「靈修最初階段」。簡單舉幾例「肯定句」:

「你傳送給別人的光,將會以倍增的方式回到你身上。」

「經由『能量運作』你可以創造奇蹟。」

「你接受為真的信念將創造你的實相。」

「藉由想像自己已經擁有某事物,你可以很快得到它。」

「精確地表達自己,你可以擁有你想要的。」

Sanaya Roman (Channels for Orin), Spiritual Growth: Being Your Higher Self,《靈性成長:成為你的大我》pp. 32, 38, 134, 155, 195. 

我不知道大我 (higher self) 層面的很快到底是多快,不過我每天收到的轉寄郵件確實逐漸趨近於零。Darkness 解釋是因為「怕」亂寄郵件會被我罵,我倒覺得是骨子裡的「自我意識」使然,怎麼說呢,「因為石曉蔚似乎是另一種比較高等的人,像我們這些比較低等人的轉寄郵件或笑話,她一定會嗤之以鼻,覺得沒水準,而我又沒有比較高等的郵件可以分享,而且自己寫得花大腦啊,我整天都忙斃了,哪有閒功夫想這些有的沒的。石曉蔚是老板,有的是自己的時間,這不一樣好不好。」這便是實際情況了。如果再依「新時代」的說辭:「一切負面的情緒向你顯示:你沒有依循大我的藍圖。」p. 105. 噢噢,那我一定是沒有依循我「大我」規劃的藍圖!我真該打。

瑪西請我去看「胡桃鉗」,感覺很愉快,我十分慶幸她進入了我的生命。有了愛,前意識因此升起強烈的滿足感,底層的意識也產生了善的回應,而目睹只是擁抱著這一切。有一句古老的希伯來格言:「我富有過,也貧窮過;不過富有的感覺還是比較好些。」戀愛也令人有同感。p. 497.

瑪西的論文寫完了,於是我們休假一天為她慶賀。租了「寂寞的白鴿」回家觀賞,喝了一些紅酒之後,開始向下沉淪。p. 512.

這個星期六瑪西就得把論文交出去了,她顯得非常緊張而擔憂,但是表現出來的態度很可愛。她晚上失眠,只好睜著眼睛看我進行一整夜的冥想,我完全能感覺她在看我。那種滋味十分溫馨。p. 519.

Ken Wilber, One Taste: The Journals of Ken Wilber《一味》

網路搜尋:前意識

佛洛依德將人格分成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三個層次。在意識層次的情感、思想和記憶是能夠為個人意識到的。前意識則是個人無法立即想起,但卻可經由周遭環境的提醒而使某些記憶進入意識的層次。而潛意識的思考、情感、記憶,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下才會進入意識層次。潛意識層面下所壓抑的一些慾望或衝動,在浮現到意識層面之前,先經過前意識。

「(難道) 我不會有一個更棒的人出現嗎?」我問第三眼張老師,「我想應該不太會。靈性這麼高的人妳也很少見,這樣才能碰觸到妳的靈魂。」「我們有所謂的『靈魂伴侶』這一類的?」「那就是啦。」「他就是了啊?」「對啊。」(2003/12/06) 唉,我還能說什麼呢?一切都是「命」啊。

 

「『命』只是一個字,代表你這一生所做的事。」(from 駭客任務 3) ──我是個「天秤」,我無法永遠想像我擁有另一隻虛擬的手臂。我可一點都不想只靠「靈性」過活,我需要「另一隻手臂」:我需要前意識的滿足、底層意識善的回應、偶爾向下沉淪,我才能欣然目睹這一切;我因為有了兩隻手臂而可以擁抱溫馨

 


 

註一:張莊圓老師具有「第三眼」靈能, 能透視前世今生因緣,稱莊圓師父,著有《靜心之路:金剛經》、《因果鏡:因果經》。

 


 

Copyright © 石曉蔚 All rights reserved.